-人與人的相處-
靠著無意的見面、相處而熱絡起來,
五甲自治 與 瑪家美園 的緣分,
就從 2011 年底的聖誕報佳音活動而展開。
今年大班的宿營地點確定
就在這個有點熟又不太熟的瑪家美園部落!
就在一大群孩子尚未過去叨擾前,
先邀請美園的老師和孩子們
一起到園和孩子互動、分享他們的文化!
很快地,這一天終於到了~
馬老師、怡倫老師和七名托育班的孩子們
穿著正式的魯凱傳統服裝到園內,
他們相當重視於受邀到園內的這件事!
孩子專心地聆聽關於美園部落的事情。
身上的裝飾都是手繡布、珠珠、山豬牙
等等所裝飾的。
每種配件都有它代表的意義,
女生衣服上的鈴鐺
不可以隨意搖擺身體,會當作不端莊!
百合花瓣則是代表很乖!
孩子也好奇的伸手小心觸摸,
就連部落剛出生的孩子,
都有屬於自己可配戴的帽子!
馬老師介紹傳統的搖籃,
早期部落婦女需下田耕種工作著,
因此要用額頭頂布帶,
並用一手抓著搖籃的布帶,防止孩子掉落!
馬老師介紹傳統的主食:
高粱(左) 和 小米(右)
並介紹如何讓高粱和枝幹分離~
你猜到了嗎?
沒錯,就是用手或腳去搓揉。
並讓孩子進行體驗如何搓揉高粱的活動。
小米則是用雙手來回搓揉就會掉落。
你以為只有這樣嗎?
不只呢~
馬老師帶了
一本關於美園部落遷徙過程的繪本,
特地選 五甲 自治為首場的新書發表會~^^
一起到地下室好好聆聽吧~
孩子對於部落先人為了有土地需要搬石頭,
要種植沒有水,還好後來有軍人的協助!
這些對於現在食衣住行不愁煩的孩子們
是很難以想像的。
故事說完, 馬老師和孩子們教了我們
如何跳他們傳統的舞步。
身為主人的我們當然要好好款待他們,
一同進班和孩子們用餐
親自做色紙作品當禮物贈送
觀看他們利用園內孩子的作品演出的戲劇
觀察校園內的植物
互相用打招呼歌介紹彼此
但離別的時候還是到來了~
不捨的相互抱抱
最後再見時,
用學到部落的再見話—
ㄚ一一一一(要拉長音)
道別離!
下次換我們過去部落找你們一起玩喔!!
期待再相會~^^